安溪新闻网

仙苑村:一个朱熹来过的村庄

2024-04-02 15:14:11来源:安溪报

本报讯 (记者陈颖)顺着城厢镇政府一路蜿蜒向西,有一个古老的村庄,远望峰峦叠翠、林草茂密,近看流水潺潺,清溪、蓝溪在此汇流。这个古老的村庄就是“仙苑”,一个诗意淡雅的村居。

仙苑,古时候叫作薛坂,相传宋代理学家朱熹到这游览时,看见清溪倒映彩霞、两岸桃花灼灼,便题写“薛坂晓霞”一诗,列为“清溪八景”之一,并手书“仙苑”二字镌于石碑,将薛坂比作仙人苑圃,“仙苑”由此得名。

沿村中小路爬上红尾尖山麓,可见朱熹所书“仙苑”碑矗立于平地之上,高约145厘米,“仙苑”二字苍劲有力、金光闪闪,左下角落款“晦翁书”,背面记载着石碑失而复得、多地辗转的故事。

“很久以前,石碑一度沉入溪中,直到明朝隆庆年间才偶然被渔民打捞上岸。”据仙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振国介绍,清康熙五十五年考亭书院建成后,石碑移入书院敬堂中,民国期间再迁回原地,其间传说甚多,而仙苑村以碑为名的说法流传至今。

竖碑的渡口称为“仙苑渡头”、当地的圩场名唤“仙苑圩”、红尾山下的庙宇叫作“仙苑殿”……漫步仙苑村,途经街巷、道路或桥梁,“仙苑”在地名里出现的频率极高,与之相关的历史,见证着村庄的兴衰变迁。

该村地势平坦,古时建有码头,为商品集散地。在梁振国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仙苑古街,两旁老屋墙面斑驳,码头处被岁月磨平的石阶,仍能依稀窥见旧时商贾云集、烟火氤氲的场景。“五代时期仙苑村就设有圩场,村子又曾是县城通往同安及内安溪必经之道,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不断增加。”梁振国讲到,每逢圩日,古渡口舟楫如林、岸边人流如潮,紧邻渡口的这条古街也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

“我从小听父辈讲,那时店铺密布、客商云集,从内安溪运来的山货、泉州运来的海产应有尽有,每天清晨天刚放亮,各家各户都打开店门迎接客人,布行、肉铺、豆腐磨坊吆喝声此起彼伏。”谈及古街当年的盛景,村民黄锦玲说,最热闹的时候,仅仙苑的米店、肥料店就达近百家。

商贸的兴盛为仙苑村增添了繁华与喧嚣,外地商民也陆续徙居该地。直至今日,仙苑街仍是多姓居住之地,有张、王、陈、郑、林、吴、易、许、胡、刘、詹等姓氏。此外,该村还曾有一个文风鼎盛时期,被称为“蓝溪鹅湖”。

仙苑地处三角地带,街头紧邻渡口,街尾是光德村和梁厝小平原,一边对岸是美法村和同美村,另一边隔溪相望是吾都和上场,直通县城。俗话说“隔河千里远”,由于当时没有桥,甚至解放后的一段很长时间,周边的雅兴、上营、码头、光德等村子的人,进城都要经仙苑搭渡。如今,靠近码头溪边几十级石阶旁,还有“仙苑公社”在1962年修建“仙苑码头”立的石碑。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曾经无限风光的仙苑古街、熙熙攘攘的古渡口归于平静,只留存些许残迹,偶有村中老人在此散步闲谈。1981年,横跨清溪,连接吾都与仙苑两岸的仙苑大桥建成通车。仙苑村融入安溪城西片区一起开发,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村道整洁有序,文化广场、旺仙公园成为村民们锻炼的好去处。近年来,仙苑村更是依托藤铁工艺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涌现出藤铁加工点及互联网销售点近百家。2017年,仙苑村获评中国“淘宝村”。

【责任编辑:叶一煌】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