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蓝田山内寨:深耕“一片竹” 编出致富路

2024-03-08 09:04:43来源:安溪报

本报讯 (记者章桂林)在蓝田乡山内寨村,一根根竹篾在颜树清指尖上跳起欢快的舞蹈,变成一件件精美的竹编工艺品。一张条桌、一条高凳、一把刮刀,成为村民们“吃饭的家伙”。

竹产业“拔节”致富

从一根竹子到一个竹筛,要经历砍、锯、切、剖等多道工序。颜树清剖出来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编织出来的篮、盘、碟等竹制品“小而美”。依靠竹艺编织这门老手艺,颜树清家在2023年收入达到8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山内寨村是蓝田乡一个人口仅700多人的小山村。村庄地处深山,远离市集。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守着祖辈传下来的2000多亩毛竹,用祖辈传下来的编篾技艺,编织农具,换取生活所需。尤其是近年来,该村牢守生态底线,尝试建立“公司+农户”“村集体+合作社+产业”等模式,让传统竹产业迅速“拔节”,村民因竹致富。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3万元。

蓝田乡山内寨村党支部书记颜志扬介绍,几百年前,该村就有加工篾制品的传统,家家户户都会竹编手艺,是远近闻名的“篾匠村”。村委会为展现村子久远、古朴的竹编文化,提升竹制品知名度,专门腾出一间房子当作竹编工艺品展示厅。展示厅里,用竹子隔成的展示区具有闽南古厝韵味,造型别致。展示柜上集中展示村子里能工巧匠新开发设计的雪花、小船等竹制品,吸引各地游客到小村庄参观。

农具变工艺品焕新生

由于近年来从业人员日趋老龄化,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慢慢减少,传统竹编已渐显没落。然而在乡政府指导下,该村组织人员深入市场调查研究,让村里能工巧匠集思广益,开发设计,走出一条“农具变工艺”之路。

传统手工艺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该村大学生颜章智就从这一变化中获益匪浅。2010年7月,他组织建立富山阁竹业专业合作社,开发的竹屋被省内外众多景点、民宿选用,还开发竹笔筒、竹伴手礼、竹影雕等小而精的竹工艺品,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将原来先生产再销售,改为先下单再生产模式,大大带动竹编制品的市场销量,产品远销广东、江西等省份,价格也实现翻倍增长。

“下一步,村里将依托传统手工优势,把竹编等农副产品加工,形成一村一品,把剩余劳动力和空闲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在运输、销售方面做好服务,促进群众增收,实现乡村振兴。”颜志扬说。

蓝田乡党委书记陈永忠表示,将深耕“一片竹”,做优文旅。依托全乡丰富的竹资源,在山内寨村建设“竹藤小镇”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规划建设竹产业研发加工基地等,大力发展竹雕刻、竹绘画等竹制品,创造性发展“藤铁+竹编”特色产业,同时开发建设竹林隧道、汉林亭等竹林观光旅游项目,构建竹业产品的研发孵化、生产制造、商务会展、健康颐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竹业全产业链,增加村集体以及村民收入。

【责任编辑:】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