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忠诚尽职担使命 奋勇争先谱新章(三)

2024-01-09 08:57:26来源:安溪报

林丽艳:科技创新“组合拳”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本报讯 (记者章艺涵)“《政府工作报告》展现我县2023年科技工作坚实步履,科学设计2024年科技工作航道,明灯指路,催人奋进。”县政协常委、县科技局局长林丽艳表示,一年来,县科技局基于产业优势,创建新平台、策划新活动、引育新人才,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林丽艳介绍,2023年我县科技工作亮点纷呈。首个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揭牌成立、“安溪科技金融高端对话暨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组建“安溪科创展团”赴深圳参加第二十五届高交会并开展科技招商推介、建成“中茶所安溪乌龙茶产业研究院”等,这些科技创新的组合拳,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过去一年,我县着力构建创新型企业发展矩阵,入库十批科技型中小企业77家,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9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林丽艳表示,坚持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是引导企业提升自主研发内驱力的正确路线。2023年,全县纳统归集R&D经费投入7.67亿元,增长32%,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加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

近年来,随着一批批新产业、新业态的加速涌现,“固本兴新”挑战不断加大。对此,我县积极创建针对不同产业、不同赛道、不同环节的科技创新平台,有效巩固传统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一年来,新增省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众创空间4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市级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1家。

改革创新关键在人,科技人才源于人民且服务于人民。林丽艳介绍,2023年,我县出台《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产业转型的实施方案》,创新“揭榜选认”等选认机制,进一步提升科特派管理服务质量,坚持下沉一线服务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我县共选认省、市、县各级科特派209人次,团队10个,工作站9个,实现全县24乡镇、443个行政村技术服务全覆盖。

扬帆奋楫,赓续笃行。面对2024年科技工作新征程,林丽艳表示,将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打造科技赋能发展示范案例和创新模式,加快创新步伐,塑造发展优势的科技工作布局,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进贤:深化安台交流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本报讯 (记者黄梁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主动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化拓展对台经贸、文化、民俗等多领域交流合作,落实落细惠台利民政策举措,持续打造台胞台企登录第一家园。”县政协委员、县台联理事王进贤表示,将始终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到对台服务中,在两岸交流融合发展中当好联络员、宣传员、服务员。

近年来,安台交流密切,越来越多台胞把目光聚焦到了安溪,台联是台胞了解安溪变化及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我县是台胞重要祖籍地,目前在台安溪籍乡亲有200多万人。”王进贤介绍,县台联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宗庙、宗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亲情、乡情为纽带,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特别是要注意体现差异化,提高精准度,做足功课、讲究办法,创新交流方式,丰富交流内容,积极宣传党的对台政策和安溪的独特优势、优惠政策、良好人文,吸引台胞回安溪探亲访友、参观考察、投资兴业。

在对台工作中,县台联坚持以人为本,久久为功,广泛开展各类暖心活动,全面了解台胞台属生产生活、教育就业、健康就医、权益维护等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持续增强台联工作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作为政协委员,在与台胞的交流过程中,可以收集和反馈台胞的操心事、烦心事,让自己的履职方向更加明晰、建言献策更加准确。”王进贤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认真履职、建言献策,发挥各类安台交流平台的作用,传递党和政府对广大台胞的关心,让他们在安溪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安心地在这边工作、学习、生活。同时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理解和互信,为推进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杨西河:做实做优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本报讯 (记者章艺涵)“作为一名基层村党支部书记,乡村养老是我最关注的一个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范化建设,目标明确、贴近实际。”县“两会”期间,县人大代表、芦田镇三洋村党支部书记杨西河表示。

整齐的桌椅、丰富的饭菜,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2023年12月29日,芦田镇三洋村长者食堂正式开放。老人们以及各级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欢聚一堂,以参观餐厅、品尝午餐等形式,共同庆祝长者食堂启用。当天,村里还给259名老人发放慰问金。

据了解,三洋村现有人口3942人,其中,70周岁以上老人260人。该村按照“政府拨一点、村里贴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投入30余万元建设长者食堂。

杨西河介绍,在长者食堂建设中,三洋村整合现有资源,做到科学规划,同时通过上级补助资金,加强食堂建设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保障,可容纳80人同时免费用餐,确保长者食堂最大程度服务、最广范围辐射该村周边老人。

多元融合,有为有乐,养老质量显著提升。“一直以来,村里把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尊老爱老风尚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抓手。”杨西河介绍,2019年,村里还建设农村幸福院,配齐硬件设施,并定期开展助餐、义诊、文娱等活动,做实做优老年服务,让广大老年人切实感受到看得见的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还发动在外乡贤及爱心人士的力量,成立三洋村老年人协会,提供资金支持,每年慰问该村70周岁以上的老人,为他们送去钱、油、米等慰问礼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呵护,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社会氛围。

杨西河表示,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推进社会化养老,把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公共事业来进行,并制定长效的执行机制。同时,他将立足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整合三洋村资源,发动乡贤慈善力量,共同推进乡村养老事业提质升级。

陈主义:延伸产业链 提升淮山附加值

本报讯 (记者章梅霞)“《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引导‘一叶五金五银’等特色产业发展,山格淮山作为银牌产品,我们很受鼓舞。”县政协委员、县淮山协会会长、县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主义表示,将在全县淮山种植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推广灌沙打孔的标准化种植模式,努力推动小淮山变成为致富大产业。

作为我县淮山产业发展的引领人,陈主义多措并举积极助推淮山产业走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道路,提升山格淮山的品牌价值。“建设淮山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基地项目,引进新品种试验、标准化种植。”陈主义介绍,在种植方面,施用有机肥提升土壤地力,采用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推广灌沙打孔的标准化种植、淮山园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等集成新技术,实施标准化种植生产管理,增强标准化生产能力,辐射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同时,陈主义在淮山园探索利用茭白、荷花与淮山隔年水旱轮种耕作,改善土壤的耕作质量,提高淮山产量,增加种植收入。“一年种淮山,一年种茭白,让各种农产品发挥最大优势,提高土地产出率。因为淮山不适宜连作,隔年种茭白、水稻等其它农作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抑制病虫害。”陈主义表示。

此外,陈主义还聘请专家对社员和淮山种植大户进行培训指导,把示范基地的先进技术传授给种植户,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商品率。引进液氮速冻机及冻干机,在提高生薯淮山冷鲜储存技术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淮山面条、淮山面线、淮山枸杞粉、淮山蛋卷等衍生产品的加工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下一步,将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力度,推出一些当下受市场、年轻人欢迎的淮山营养食品,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陈主义表示,目前已成立山格淮山厦门办事处,新的一年将继续加大品牌宣传,将积极拓展厦门市场,并在全国加大市场开拓,打响企业品牌,提升山格淮山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责任编辑:叶一煌】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