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从严治党“最后一米” 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照进现实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风党纪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客观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奋斗目标。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者互为一体,是源与流、泉与水的关系。党风正、党风好、党风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自然就实,人民群众“三感”的感受就深,体验就好。反之亦然。
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以勇于担当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推动安溪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再上新台阶创造良好环境。
首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把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出发点。我们党高度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个别领域和一些工作落实中还不同程度存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有偏差,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有温差,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落差的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树得不牢的具体体现,也与我们党的立党宗旨背道而驰。因此,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出发点”和“方向标”确立起来,否则,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把纠治人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作为切入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一项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必须贯彻“严”的总基调,落实“准”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锐气,找准从严治党的切入点,下力气把危害党的执政根基、破坏党的形象、影响党群关系,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反感、最痛恨的不正之风纠治好、解决好。比如,要下力纠治“我是官、你是民,我说你做”的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作风;门好进、脸好看、事还是难办的衙门作风;推诿扯皮踢皮球的懒政作风;不给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的乱作为作风;嘴上说得好、行动慢半拍的伪作为慢作为作风等不良风气,以党风正政风带民风,赢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把下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落脚点。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人民群众“三感”获得最直接最直观的体验来自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民生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如果要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工作确立一个衡量标准的话,从人民群众的视角看,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树得更牢,谋发展、做决策、抓建设、搞服务,首先看群众赞不赞成,答不答应,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党群干群联系更加紧密,摸民情,听民意,问民需,求民策更为经常更加深入;服务人民群众的作风更加务实,变“坐等上门”为“主动登门”,变“可办能办”为“易办好办快办”等等。这些标准都体现在各级党组织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具体工作之中。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杯那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因此,各级党组织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必须把下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最终落脚点。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强化宗旨意识,筑牢群众观念,涵养百姓情怀,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干事业。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听听人民群众的牢骚话、刺耳音、抱怨声,真正把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作自个的“急难愁盼”事放心上、解决好,把与人民群众最密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权益维护好,让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转化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新动能,切实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照进现实。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