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医药,树立廉洁医疗新风
近日,一场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医药反腐风暴,正快速向多个医药细分领域推进,两组数字引发热议:先是“中纪委曝光一台直线加速器回扣1600万”,其贪腐数额之高令人触目惊心;后有媒体统计称,全国已有至少170余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医药行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坚决整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监管部门和纪委监委相继跟进集中整治,就反腐问题发声,要求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强劲的反腐风暴席卷整个医药行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正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在医药领域,这次的反腐力度、广度是空前的,释放了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医药领域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阵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权益。长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在疾病预防诊疗康复护理、医学技术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丰硕成果,得到全社会理解、支持和尊重。但不可否认,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人员,利用权力寻租、大肆收受回扣、行贿受贿等案件,严重稀释了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红利,蚕食了人民群众权益,既掣肘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改革发展,又影响了行业形象,也危害了医药卫生领域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重症就得下猛药,医药领域要给自己“刮骨疗毒”,就需要这样一场风暴,将那些多年来依附在医疗行业上的灰色利益链条铲下来,同时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挺起来、严起来。
医药反腐,不应也不会只是一场风暴,更需要关注和研究药品设备采购、医疗保险监管、公立医院补偿、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激励等一揽子问题,真正从制度、机制层面上完善监督、服务、保障体系。首先,要加强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医院治理机制,严格规范医药采购和使用流程,切实保障患者的权益;其次,要加强对医生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同时,要增加公众参与医疗监督的渠道,让患者和百姓的声音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和解决。通过多方合力,让医疗腐败“后继无人”,从根本上遏制医疗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让医疗回归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本质和初心。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