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围炉品茗话“双遗” “三茶”统筹路更宽

2023-02-03 10:02:09来源:

围炉煮茶活动现场

领导嘉宾为部分大师、非遗传承人制作的安溪铁观音盖章封坛

爱茶人士围炉煮茶品茗


敬茶、品茶、论茶、封茶、赠茶……日前,我县举办“迎新春 庆双遗”围炉煮茶活动,传统茶俗活动精彩纷呈,来自茶业界、文化界的专家、爱茶人士以及安溪铁观音大师、非遗传承人等齐聚一堂、围炉煮茶,共同庆祝安溪铁观音成功入选“双世遗”,传承弘扬安溪悠久的茶文化和农耕文化,扩大安溪铁观音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影响,推动乡村振兴。

(记者章艺涵/文 黄东华/图)

围炉煮茶话传承

“一敬天,二敬地,三敬茶祖先人……”在西坪镇茶禅寺,身着红衣,头戴礼帽的非遗传承人和铁观音制茶大师,在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月德的带领下,缓缓走到茶圣殿前,依照安溪传统民俗进行敬茶礼拜,诵读敬茶祝文,代表安溪茶人怀敬畏之心,行守护之责。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在庄严的敬茶礼之后,与会嘉宾纷纷围坐炉前,煮茶品茗。炉内煮着储藏四十年的陈香铁观音,茶气氤氲,在暖暖的茶香中辞旧迎新,感受浓浓的年味民俗和独特的茶文化。

“围炉煮茶很简单,只要是传统工艺制作的茶叶就可以,茶要有一定的干度,且在传统制作技艺上不能偷工减料,封藏时水分一定要烘干。”魏月德一边倒茶,一边讲解。他表示,围炉煮茶是古代传承的一个习俗,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让大家更了解更清楚,把我县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文化传承下去。

作为老茶人,魏月德认为,要让小孩子从烧炉煮茶、喝茶、讲茶学起,感受传统茶俗的魅力。同时,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茶馆等方式,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去传播传承传递好茶文化。

“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与近来兴起的围炉煮茶风潮相结合,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大众特别是当代年轻人对安溪传统茶文化的认同感。”爱茶人士陈燕凤告诉记者,围炉是一种现代的方式跟传统文化的交融,现下是极为受欢迎的。她说,安溪茶乡以茶为生,以茶为乐,在寒冷时节,围炉烧煮一壶陈香安溪铁观音,再搭配当地的特产茶配,可以和朋友亲人聊聊天,感觉到一种跟大都市不一样的慢生活,滋味醇和,康养身心。

随后,现场还举行封茶、赠茶仪式。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依照传统民俗,为部分大师、非遗传承人制作的安溪铁观音签字封坛、盖章封坛;还向中国茶叶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县博物馆赠送封坛藏茶,并颁发收藏证书。

品茶论道谋发展

围炉煮茶闻香暖,且喜人间好时节。在庄严的敬茶礼之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和茶界人士品茶论道,围绕安溪铁观音“双世遗”保护主题进行座谈交流,为写好申遗成功“后半篇文章”建言献策。

活动现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先德发表视频致辞。他表示,安溪成为“双世遗”,这既是安溪的荣光,更是中国茶界的骄傲。自己亲自参与并见证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整个过程,感受到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身边的同事朋友也都爱上了安溪铁观音。李先德希望安溪能通过举办更多茶文化活动,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好、发展好,同时也对外传播好中国的茶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安溪铁观音‘双世遗’的获得,标志着安溪茶业高质量发展达到了新起点、新高度,值得更好地挖掘梳理和推广应用。”省政协常委、国家特色专业茶学带头人杨江帆教授认为,安溪茶历史文化悠久,茶叶品质优异,加工工艺精湛,茶产业发达,有强大的品牌效应。他希望我县发挥此次“双世遗”的优势,将这一优势转化为“三茶”统筹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推动安溪茶走向世界,谱写安溪茶业发展新篇章。

杨江帆表示,要充分发挥“双世遗”优势,通过挖掘“双世遗”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技艺,来推动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双世遗”的优势与拓展消费群体、拓展市场有机结合,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安溪的“双世遗”,了解安溪好茶。注入创新动力,在手段上创新、渠道上创新、推广上创新,把“双世遗”这两张世界名片运用好、挖掘好。

省农业农村厅茶叶专家苏峰,近年来时常亲临我县,帮助指导我县茶产业发展。他认为,安溪茶产业是福建省的一面旗帜,始终走在中国茶产业的前列,安溪铁观音“双世遗”两张金名片的获得,表明安溪铁观音的制作技艺与相关习俗得到世界的认可。

“安溪要充分利用好这两张名片,在保护传承中不断发展壮大茶产业。”苏峰告诉记者,要保护好安溪的传统技艺,保护好安溪的山山水水。同时,运用现代高科技,让“安溪铁观音一号、二号卫星”,为安溪的数字化产业效力,从而推动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陈晓慧】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