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廖丽华:用青春点亮福田幼教事业

2022-06-15 10:20:58来源:

res_03_01_attpic_brief[3].jpg

廖丽华、张培元夫妇


res_03_07_attpic_brief[6].jpg

廖丽华(第一排左四)与焦坑三队全体合影



res_03_04_attpic_brief[4].jpg

res_03_10_attpic_brief[1].jpg

廖丽华获表彰证书


本报讯 (通讯员蔡佳泉)“就记得一路上坐着火车,下车到达现在的大深村梅水坑角落,一人发了一个馒头,休息就在草棚子里,工作分配到距离场部很远的蕉坑角落,在那里干农活。”廖丽华回忆说,当年她仅14岁,单薄身形,干起农活来特别吃力,但她依旧坚持下乡。

廖丽华,1949年2月出生,泉州鲤城人。由于母亲早逝,廖丽华从小就比较独立,在童年时期便塑造了乐观坚强的品格。1963年9月27日,这是廖丽华永远忘不了的日子,那一天她被安排上山下乡。

发起建立第一所幼儿园

1966年,廖丽华已经在焦坑角落工作3年,逐渐习惯这里的生活,但也发现一个问题:场里职工的孩子,无人看管,四处打闹,有的甚至衣不遮体。见此情形,她辗转反侧,深感怜惜与同情,“当时农场职工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孩子得不到最基本的照顾和教育。”廖丽华回忆说。

时任福前农场场长叶文滔正为无人能照顾职工孩童而苦恼,廖丽华毛遂自荐要来照顾这些儿童,叶文滔当即表示赞成。福前农场第一家幼儿园设立,便是从一份见不得孩子无学可上、无人可教的善良开始的。至此,廖丽华便在坑仔口幼儿园开始了她的“孩子王”生涯。

从教的过程并没有一帆风顺,摆在廖丽华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是幼儿园的经费从哪里来,幼教不像普通学校仅仅需要课本传授知识,更多的是需要玩具载体寓教于乐。桌椅,自己用床板搭;但是益智玩具和教学经费从哪里来?廖丽华思前想后,终于鼓起勇气,亲自到县城找到县教育局幼教股负责人刘素华、林甘治和妇联主任吴秀华、妇联科员周秀宝,恳请相关部门拨付经费支持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经过多次沟通,县教育局和妇联终于同意下拨。

“当时上山下乡一个月补贴只有8块钱,整个幼儿园只有1个老师和15个孩子。”说是教师,其实更多的时间更像是保姆,更多的是照顾孩童的生活,而且由于孩童父母干农活经常早出晚归,廖丽华时常接送孩子上下学。“工作比干农活还辛苦,而且肩上的责任重大。”

让她记忆深刻的一次,蔡井角落的孩子上学需要经过一个吊桥,在经过吊桥的时候,由于木板老化,女学生不慎掉落,吓得她立马跳下去拉住女孩,万幸的是当时已经接近桥头,两人都被岸边的藤蔓接住,否则从将近3米高的吊桥掉落,后果不堪设想。

照顾孩童的衣食住行是一方面,让廖丽华觉得更为艰难的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但是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不能缺少文体活动。”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她经常组织学生们春游、参加文艺汇演。“物质供应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是也能利用现有的资源,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为了给孩子颁发奖状,她亲自跑去泉州市区购买;为了给孩子们参加文艺演出能穿上礼服,她四处想办法,找村民购置锡纸,亲自裁剪自制礼服,并教他们简单的舞蹈,让农场的孩童们也有自己的六一儿童节。

物质的贫乏,并不能阻挡对生活的热爱。廖丽华最常做的便是找隔壁的大深村照相馆拍照,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留下孩子们快乐的笑容,而付给照相馆的拍照费用,都是她从工资里或者农务收入中省下的。

实现福田幼儿教育全覆盖

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教学生活得到很大提高,而她本人也于1976年任职中心幼儿园园长。但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为了让整个福前农场更多孩童有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她积极向农场建议,最终在1980年,整个福前农场建立了5个幼儿园,分别位于农场厂部、茶厂、坑仔口分场、石狮分场和郭埔分场。

福前农场(现福田乡)地处泉州最西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仅有一列绿皮火车通行。然而,从1966年到1996年,廖丽华在福前农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尽心尽责,担任幼儿园教师整整30年。在工作中,她不怕吃苦,遇水涉水,遇山爬山。积极投身教育事业,让本地职工孩童有了加入世界的起点,并且一做便是30年,她的教育事业影响了一批批知青后代。

她的事迹不仅受到本地职工的称赞,还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1982年被福建省妇联会晋江地区办事处和托幼办评为“为四化培育一代新人”;1980年、1984年、1988年被县教育局、妇联和托幼办评为“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得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

在她的影响下,廖丽华子女张玉平、张玉婷都走上教师岗位,加上女婿陈运生和孙女张婧婧,家中三代共有5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教龄122年。光荣的教鞭在他们手里代代传递,2021年,廖丽华的家庭被泉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教育世家”。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背景各异,但他们对教育执着的追求和深厚的情感却穿越了时空,世代相袭、绵延不绝。他们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用一辈子的时光书写着这种坚守教育事业的情怀。



【责任编辑:陈晓慧】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