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备案制”破解医技人才编制瓶颈

2019-10-15 16:51:42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黄如莹)高层次卫技人才引进难,基层卫技人才招不进、留不住,乡村医生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如何破解编制瓶颈,引进人才推动我县卫生医疗水平提升?近年来,我县以医疗改革为抓手,以“备案制”破解编制难题,从薪资、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提高人才待遇,医疗人才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以2019年为例,截至9月,我县公立医院三批次招聘卫技人才,签订意向协议149人,其中研究生47人、本科生78人,研究生人数超过前十年招聘总数。

筑高地:

多方式引才培才

卫生事业要发展,医学水平要提高,人才是关键。“我们主要采取人员校园招聘、柔性引进人才、内部培育等方式来引进人才,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县卫健局人事科教股负责人林重庆告诉记者。“比如去年元旦后,我局就组织县级公立医院到福州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工作,首批面试的高学历和紧缺学科本科毕业生面试后,当场签订就业协议书38人,其中研究生就有28人。”

“今后三年,我会通过门诊、查房、手术示教等诸多方式来帮助医院普外、肝胆外科提高诊疗技术和科研教学能力,推动安溪医院学科发展。”县医院专家王耀东是省立医院肝胆外科行政主任、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复杂胆道结石及复杂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去年12月被引进我县,开始带领县医院医务人员开展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右肝癌切除等手术,填补我县多项技术空白。

像王耀东这样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还有很多,如县医院引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玉琪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汪涛主任医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肖国胜主任医师,县第三医院引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姚培芬教授,县中医院引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医院杨叔禹主任医师等。

同时,县卫健局认真实施《安溪县“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安溪县卫生计生“千百十”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规范进修培训日常管理、人才培养违约责任追究、满意度测评和明察暗访通报等制度,并先后选派600余人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并通过全县11个医联体推动上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下级医院卫技人才成长,协同做好定向生培养跟踪。

“下一阶段,县医院将努力打造人才高地,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以人才发展战略推动医院跨越式发展,让更多群众成为优质医疗服务的受益者,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安溪’做出贡献。”县医院院长陈鑫坛说。

显成效:

“流出去”变“引进来”

“原来都是‘安溪医生’跑厦门,现在变成了‘外地医生’来安溪。”林重庆告诉记者,之前由于待遇不高等原因,很多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不愿意留在安溪,“大约有160多名安溪医务人员通过考试等途径到厦门工作。”

“明年我打算举家搬到安溪,扎根安溪,服务安溪。”县中医院医生吴焱兵说。吴焱兵是江西人,从事神经外科和骨伤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手术经验,去年12月被引进到县中医院。

“医疗人才从原来的‘流出去’变成现在的‘引进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备案制的出台。”林重庆介绍,自2018年11月开始,县级公立医院实行编制使用备案制管理之后,各县级公立医院结合科室发展规划、人员需求等医院实际,共招聘引进人才274人。

在县医院、中医院、第三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四家县级公立医院实施编制备案制管理后,县级公立医院不再核定事业编制,实行人员控制总量管理,即根据医院等级、类型、编制床位数等情况确定,实行备案管理。如县医院是按三级综合医院标准核定人员控制总量1190名,其中编制内管理752名,备案制管理438名,卫技人员不少于1012名。

“医疗工作人员的待遇相应也有所提高,以激发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也更能留住人才。”林重庆介绍,我县实行的是工资总额核定制度,重点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这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实行编制使用备案管理的人员,在薪酬待遇、职称评聘、“五险一金”、进修培训、奖惩等日常人事管理方面,参照事业单位有关规定执行,人事档案由县卫健局负责管理。“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让人才愿意留在安溪、留在基层。同时,备案人员经县卫健、人社部门同意后,可以在本县实行备案管理的公立医院之间流动。基层工作人员‘进城有望’,他们的干事激情也被充分激发出来。”林重庆说。

“下一阶段,我们会建立引进人才‘编制周转池’制度,完善备案制人员管理,加大引进和培养医学人才的工作力度,为医院实施人才强院提供有力支撑。”县卫健局局长魏中南表示,我县各医院将全面做好人才队伍建设,以学科建设为统领,谋划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传、帮、带”的培养机制,为茶乡医疗事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王丹凤】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