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山长制”下:入眼家园更秀美

2018-10-23 10:30:39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2018年1月,我县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山长制工作,创新森林培育保护和生态治理修复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在这一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下,县、乡、村三级山长齐抓共管,深入开展造林绿化、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水土流失治理、生态茶园建设等。近日,记者走访感德镇、祥华乡等地,切身感受推行“山长制”带来生态治理实效。 (记者林钦固)

茶林共荣 刘伯怡/摄

认建林地 打造绿色大通道

站在莆永高速安溪县感德段大格村右侧茶山上,举目四望,满眼翠绿。山坡上竖立“宣传林”“广电林”“水保林”等标志牌特别醒目,一棵棵乐昌含笑、香樟、天竺桂长势良好。从远处山谷吹来的风,裹挟浓浓的绿意,带着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治理后,山上绿树多了,坡上青草长了,山下溪水清了,生态环境变好了,现在鸟也飞来了!”感德镇大格村森林资源管护员吴金电指着前面树已成林的山坡深有感触地说。他回忆,以前整座山是基本看不到树的,种的茶树都矮矮的,山坡梯壁不长草,从山脚望茶山是裸露黄土山。

大格村有如今的变化,离不开“山长制”落地生根,更离不开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造林补绿。今年,我县以莆永高速两侧茶山为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和林木绿化认建活动,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纷纷主动认建,近千名干部群众扛起锄头,在感德镇大格村等地种下一棵棵树苗,栽下一片片绿的希望。据统计,全县各单位共在感德镇建立林木绿地认建义务植树基地56个,植树面积1028亩。

植树造林,久久为功。推行山长制以来,我县着力培育森林资源和林分修复,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3.3万亩,造林面积位列全市第一,全县森林覆盖率也提升至66%以上。

修复茶山 优化环境提品质

当下,正是祥华乡茶农采制秋茶的季节。在祥华乡珍山村茗山茶园,采茶女们正忙着采摘茶青。该基地道路两侧和茶园,套种着各种树种,加上配套建设的茶园喷灌系统和蓄水池。蓝天底下,鸟儿欢唱,四周森林茂密形成良好生态环境。

基地负责管理的张丁良告诉记者,今年,基地共种植8000多株树木,完成茶园生态修复100亩,提升茶庄园绿化200亩,经过修复,茶园及周边大环境得到改善提升。

同样得以改变的还有感德镇怡芳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合作社负责人苏胜利介绍,三年前,他承包这片茶园时,茶树矮化、土壤板结、赤土朝天,推行山长制后,镇村两级山长多次和水土、农茶等部门进基地指导,合作社对茶园进行全方位生态修复,做足茶树留高、梯壁留草等功课。如今,茶园里的茶树已留高近1米,梯壁上黄花菜和各种不知名野草长得郁郁葱葱,茶、树、草共生共荣。

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全能介绍,推行山长制后,我县加大茶山生态修复力度,在茶园套种每亩不少于25株的乡土阔叶树种,完成茶山生态修复9830亩,完成茶庄园绿化提升1250亩;完成茶园周边重点区域森林抚育2.6万亩,封山育林4.4万亩。通过茶山生态修复,优化环境,茶叶品质得到较大提升。

绿化乡村 房前屋后建公园

乡村公园

祥华乡小道村,离县城近80公里。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茶农最近生活有点“小确幸”。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里,忙完采制茶叶后,带着新做茶叶,邀邻里登高,来到村后山樱花公园,品茶眺远。

樱花公园里设有凉亭、连廊、水景,加上四周竹林、茶园、小径,虽不大,却别具乡愁气息。小道村党支部书记张丁良介绍,公园占地35亩,投资近60万元,公园建设与茶园生态修复相结合,有效提升山林景观。站在山顶,迎着秋风,可以遥想来年春天,公园樱花齐开放时,漫山嫣红,配上茶园和竹林的绿,便是一处美景。

像小道村一样,我县推进乡村绿化的共有17个村庄;同时,还建设乡村生态景观林20个村庄。刘全能介绍,我县推行山长制时,结合乡村振兴计划,以乡村河道两旁、村道两侧营造绿色走廊,提升村庄景观效果,或在村民居住集中地修建小型公园,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截至目前,我县共完成乡村生态景观林109个,珍贵树进村入户40个村,绿色乡村17个村,省级绿色村庄2个村,惠及168个村,数量和面积位列全省第一。

此外,我县还积极推进森林公园建设,提升改造原有的4个省级森林公园;在晋江源森林公园、护国岩森林公园、佛耳山森林公园建设6公里森林游步道;投入资金360万元,共完成森林公园游步道16公里,森林公园申报数量也居全市第一。

【责任编辑:王丹凤】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