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勇当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生力军

2018-10-19 10:06:13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导读

如何聚焦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更好地推动赶超战略在茶乡落地见效?12日召开的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安溪县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加快茶产业“二次腾飞”、推动家居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推进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构筑产城融合发展样本等关键语句频频出现。

围绕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更好发挥全市增量骨干作用,勇当高质量赶超生力军,加快建设“实力、大美、小康、活力”的现代化安溪,我县提出,聚焦实体经济、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城镇提质、绿色发展、民生补短板等,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鼓舞士气,力争GDP年均增长9%以上,至2020年突破700亿元奋斗总目标,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抓牢实体强根基

实体经济是发展的经济基础,是经济的立身之本。《意见》强调要聚焦实体经济,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壮大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树立茶业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加快茶产业“二次腾飞”。以建设现代茶业为发展目标,内提品质,外塑形象,提牌拓市,全力推进全茶发展、集群共进,持续领跑全国百茶。重塑茶园生态管理模式。探索推广茶叶精深加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推动在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地设立安溪铁观音营销中心和茶文化推广中心。至2020年,全县涉茶行业总产值超200亿元。

二是推动家居工艺与茶业、旅游、陶瓷等产业渗透融合,推进家居工艺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坚持“国际国内双轨驱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引导开拓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加大力度拓展内销市场;全面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工艺品电商规范发展,不断提升集体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至2020年,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

三是强化延链、铸链、补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院士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光电园孵化基地、中科生物植物工厂研究院等创新载体,推动龙头企业精准嫁接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借力创新平台技术优势,争取在人工智能、工业设施设计、新材料等领域,催生孵化一批高新企业,到2020年新培育“双高”企业7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家。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建设数据强县、“云上安溪”。

四是创新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制造服务、消费服务、文旅服务为主攻方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以上。制造服务业方面,继续推进“生产基地+物流+互联网”,积极推动企业主辅分离,促进工业设计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消费服务业方面,加快发展“互联网+”,培育发展“新零售”。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健身休闲等业态。文旅服务方面,推动茶业、农业、工艺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响安溪旅游品牌,激活文旅新经济。

改革创新激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是永续发展的活力源泉。《意见》强调要聚焦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在创新创业、人才强县、营商环境、“海丝”茶路等重点领域提出具体措施。

一是落实人才“港湾计划”,夯筑人才聚集高地。构建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体系,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居住环境等关键问题。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人才总量倍增、安台人才交流合作、人才发展环境提升等专项行动,力争2020年全县人才总量达20万。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点燃创新驱动强大引擎。通过财政奖补、研发费用分段补助、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行头龙头企业创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推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科生物植物工厂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安溪教育实验基地等平台建设,争取突破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始创新成果。

三是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拓展创业创新平台。加快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创新型县份建设。加快从“建设园区”向“经营园区”转变。加快中科生物、佳友机械院士专家工作站、妙思众创空间和藤云驿站、弘桥智谷星创天地、安溪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孵化器(众创空间)升级行动,整合资源增强“创业伴侣”功能,打造开放性创新业态。

四是弘扬“马上办”和“钉钉子”精神,打造高效营商环境。争取到2020年,各项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标准的先进水平,努力打造一流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材料瘦身”“减证便民”,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95%以上事项实现”一越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

五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海丝”交流合作。以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十大行动计划为指引,重点打造“新茶路”国际交流合作平合,推进安台产业对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深化港澳台侨交流合作。

六是提高全局站位,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围绕打造厦漳泉同城化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重要节点,加快推进兴泉铁路建设,争取跨区域高速、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尽快启动,探索跨区域创新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扩大湖里园、思明园合作实效,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推动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办医办学等领域连片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统筹城乡优环境

城市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成。《意见》强调要聚焦城镇提质和绿色发展,加快城乡融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水涨船高”。

一是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茶博汇、茶学院、万达广场等项目为主,推进参洋东西大道、石狮岩隧道左洞等工程建设,打造参内片区城东茶业新城;通过建设家居工艺城、德苑汽车总站,推进同德大桥、联四线雅兴段建设,带动吾都、同美、德苑三个片区繁荣发展,打造城西工贸新城;通过建设建安大道延伸段、妇幼保健院、档案馆等项目,带动南坪、古山、路英片区与现有的宝龙城市广场、金融行政服务中心、永隆国际迎宾馆等综合体相结合,打造城南中央商务区。

二是提升城镇品质和能级,推进“两大新城”建设。南翼新城,整合龙门、官桥中心区域,辐射大坪、虎邱、西坪等乡镇,拉开南翼新城发展框架,形成“一心两轴多组团”空间结构,建成“安溪南门户、厦门后花园”;湖头新城,加快推进国省干线联四线安溪湖头环城段和湖头新车站工程建设。打造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泉州闽光智能物流园、绿色食品产业园和2025产业园湖头区,推进现代工贸城市建设。

三是按适度超前、集约高效、安全绿色原则,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城乡重要交通节点建设和700公里主要通村公路改造提升进程,重新规划全县公交线路,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线路16条,更新投入新能源公交车130辆,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给排水老旧管网改造,提级改造农村电网,解决交通、水利、电力、燃气等“堵点”“交痛点”难题,提高城乡民生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聚焦五大任务”目标,统筹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向农村倾斜,建设“六好”魅力乡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深化农业供给服务两端发力,提升农业全链条供给质量,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增加农业附加值。充分发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优势,推动园区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培育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四金四银”特色农业,推动特色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多元增收。

绿色生态促发展

一是严守绿色产业底线,统筹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围绕产业升级转型,推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推动产业结构创新,力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整合供应链,实行供应链绿色化管理,力促新材料应用,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开展重点企业能耗、水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对标改造专项行动,为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同和环境容量,创新绿色循环发展机制,推进能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和排污杈交易。严格落实“三不、两零、一全”要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是护好绿水青山,擦亮绿色城市名片。依托自然山水脉络,用绿道串起山林、水体、湿地、田园等自然资源,集中力量、分时序推进生态屏障区、生态廊道区、生态体验区建设,加快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深化晋江西溪两岸景观环境整治,开展高速公路和城乡重要通道沿线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市级“两村一带”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一革命四行动”,提级改造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持续加强古村落保护利用,促进乡村净化、绿化、文化。

三是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增进绿色民生福祉。紧盯生活用水、空气质量等民生感受度高的关键指标,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攻坚战。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根本解决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实施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三年行动,充分利用九龙江、晋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管好、用好专项补助资金。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继续加强崩岗、矿山、茶山、小流域综合整治。实施环保设施与能力建设大会战,补齐工业垃圾、医疗废物处置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面落实“山长制”,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6%以上。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度比例达到95%以上。

补齐短板增福祉

《意见》强调要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

一是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进稳定脱贫长效脱贫。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盘活乡镇扶贫开发协会资金,关注贫困线边缘的低收入群体,加大残疾人、鳏寡孤独群众救助、供养力度,提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多渠道拓宽营销渠道,让农民成为创业者。推广与中化共建新农村综合服务点等做法,探索更多壮大村财模式,力争2020年底村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

二是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重点解决学前教育学位不足、城区教育扩容、农村薄弱校改造、教师队伍缺编及素质提升、“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解决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实施“初中壮腰”工程,推动联动、均衡、健康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持续深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安溪茶学院更好更快发展,深化“一个试验田、三个基地”建设。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实施“领航人才”计划,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便利安心医疗服务。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疗资源共享、分级诊疗体系,扩大医疗优质资源供给,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至2020年全县千人床位比达5.0、千人医生比2.0,县域内就诊率达90%。

四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构建高质量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完善军人优待政策。探索实施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医养结合,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工程,力争社区每万人拥有养老服务设施500平方米、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60%以上。

五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体公共服务。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百姓书房”、凤山书院、县公共体育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文艺精品创作,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做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认定工作。大力推荐一批国家、省、市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高起点、高质量建设龙门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六是创新治理模式,加快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溪”,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深化移风易俗。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压倒性胜利。

 

【责任编辑:林少华】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