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林鹤年:仁孝树家风 爱国铸诗魂

2018-01-26 10:59:26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林鹤年故居部分建筑群

本报讯 在芦田镇芦田村,穿村而过的“S”形小溪缓缓流淌,与呈北斗七星状排列的七座古民居,形成“七星坠地”之地理形胜,站在高处望去,整个村落恰如一幅太极图。

珍田祖祠、天伦书屋、麟德居、梳妆楼、典当行、龙美居、四合院,这七座古民居散布于田野间,呈环抱之势,规模宏大,布局讲究,精工细作。这片由晚清诗人林鹤年及其族人营建的古民居建筑群,向世人诉说着林氏家族的辉煌历史;而林鹤年仁孝齐家故事及拳拳爱国爱乡诗篇,亦深深影响着后人。 (记者洪金示)

毁家纾难心怀台湾

林鹤年,字氅云,又字谦章,号铁林,祖籍我县芦田镇,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出生于广东番禺之太平沙。林鹤年自幼聪慧,长而博涉群书,为文有英气,精擅诗歌,喜谈兵事,学兼文武。清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返回福建应试,居住在家乡芦田,从伯父林征士学文。

清光绪五年(1879年),居厦门,襄办团练,会办军饷。清光绪八年(1882年),林鹤年参加福建乡试。考官读到的他时务策论答卷,称赞他“博洽淹贯,通达时务,可见诸施行”,将其策论刊入《墨选》。次年,他应礼部考试,取誊录第一,充任国史馆誊录官;后多次参加会试未取中。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林鹤年渡台,奉命承办台湾茶税和船捐等局务。随后,又应台湾巡抚邵友濂、友人林维源等人之聘,商办垦抚,兴办水利,开发金矿,对台湾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台湾防务告急,林鹤年毁家纾难,同御海氛。清廷命其襄理前敌军务,保以道员用,加按察使官衔。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驻台官兵奉命撤回大陆,林鹤年被迫于1895年内渡,携眷卜居厦门,于鼓浪屿耳礁择地建“怡园”。取名怡园,“怡”者,含有“台”字,取心怀台湾之意。林鹤年始终难忘自己的第二故乡台湾,常在家中作诗吟咏,抒发怀念台湾之情。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其四子林辂存膺经济特种官员之荐,再次入都,任职工部虞衡司,官至虞衡司郎中。未几,愤于朝政纷更,辞官回厦,定居鼓浪屿,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病卒,终年五十五岁。

立德树人仁孝齐家

林氏家族人才辈出,这和林鹤年立德树人、仁孝齐家的家教家训有着密切关系。在晋江吴鲁所写的《林氅云先生家传》中提到:“公善事父母,能先意承志。母患痰喘,恶寒,公常以背附母,经夕不寐。及患手疾,复以舌吮血,躬侍汤饵,不解衣带者阅月。”林鹤年孝父母,亲兄弟。从《胪传林氏谱》支系表中可看出,父亲林远芳,生有十一子,林鹤年位居第四。“待兄弟尤笃友爱,家口累百,度支均。其平伯兄瑞年卒,公日偕诸兄弟分操父劳,夜始毕力诗书。故虽有折阅而家终以兴,实公与弟松年力也。”

而林鹤年有子十四人。因家中人口一天天多起来,安溪田地贫瘠,田不足于耕,林鹤年就在龙岩宁洋、台湾苗栗,置田若干顷。林鹤年平时教育子女,慈爱而严。他常教育子女,“吾族本山居世农,业至先王父,以商起家,于书尤为夙嗜。今若辈贤者,读书取科第,大门闾,或继先人业于商,毋坠基绪。否则守遗田,在家奉先祀。若效纨绔恶习,游荡失业,非吾家子弟也。”林鹤年治家有法,而性情肫挚,接人蔼蔼有大度,故所与结纳,皆海内知名士。

《林氅云先生家传》文中介绍,林鹤年在芦田设立义仓,以备不好的荒年。聘请教师教授族人,并为设立义塾,让贫寒子弟,免费上学。每年严冬,裁制绵衣数千袭,分发给贫困乡人。还捐资修理大宗支祠、修理寺观、施医给药,育婴恤贫等诸多义举,深受乡邻的爱戴。乡邻间,如有械斗者,只要林鹤年出面劝说就能平息下来。

爱国爱乡情溢诗篇

林鹤年为晚清闽中八大诗人之一,时人比之为杜牧、陈亮,著述甚丰,有《福雅堂全集》。全集包括文稿、疏稿、诗稿,曾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许贞幹等人编校,其子林辂存刊刻行世。文稿、疏稿后来均散佚,惟有诗稿一部存世,即现今可见的《福雅堂诗钞》,乃民国五年(1916年)林鹤年的后裔重刊。

林鹤年一生关心时局,诗歌多为感事忧时之作,家国情怀跃然纸上。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林鹤年撰写了累千上万言的策论,详陈台湾战守形势,上呈清朝封疆大吏,冀对台湾有所匡救。至乙未割台,他义愤填膺,毁家纾难,襄赞军务,并参加台胞自发组织的义军,积极投入抗日保台战斗,写下了“五洲琛赆图王会,海上楼船望六师”“兵销甲洗天河夜,只手澜回力障东”等诗句,寄望义军抗日到底,光复河山。

台湾抗日义军坚持四个多月的抗战,最终因弹尽授绝而失败。祖国宝岛沦落日寇之手,诗句“山河涕泪田横岛,家国离忧杜甫诗。”“海枯石烂看东溟,几度沧桑眼底经”写出了林鹤年凄入肝脾的悲痛。甲午战败,朝廷主和派以牺牲台湾取和约和签订,引起台湾民众的极度愤慨。在诗中,亦可听到他愤怒的心声:“万里随槎虚奉使,千秋孤注误和戎”。然而清代末年的外患内乱,使得林鹤年的复台之梦愈似遥遥无期,“漏卮无计补疮痍”“环中时局只心伤”等诗句,正是他无可奈何的感叹。

家乡的秀美山川、特产名茶和淳朴的民间风情,在林鹤年笔下尽显风采。他留下了1900多首茶诗,既有记录闲居生活的“睡听秋声赋,慵煎雪里茶”,也有描绘清末芦田一带种茶兴盛的“千村学种茶,杉茶遍户栽”。林鹤年茶诗为当代研究清末安溪茶叶生产提供丰富资料,更为博大精深的安溪茶文化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林少华】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